×
  • 登录

注册账号 |  忘记密码

微信账号登录
二级建造师应该怎么复习

展开全部

作为上班族,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和复习时间不可能相同,在业主单位,工作相对没有那么忙碌,至少周末是有的。所以安排的时间是二级建造师复习3个月整,工作日每天4小时复习时间,休息日每天8小时复习时间。

第一轮复习:主要是看精讲视频,总体用1个半月时间,三门课的管理、法规、建筑实务的用时比例为2.5;2.5:5。

第二轮复习:主要是题库训练(针对各章节进行做题),总体用15天时间,三门课的管理、法规、建筑实务的用时比例为2.5:2.5:5。

第三轮复习:主要是看习题班视频,同步开始真题训练(近五年真题),总体用时20天。

第四轮复习:主要是模拟题训练,老师能将考试的大致方向确定下来。总体用时10天,该背的重点要背下来了。

复习方法:

熟悉课本是第一要务,看书的时间必须要保证,然后是做题和记忆,认真领会书中的重点,提炼其中的知识点,构造知识框架体系,总的来说是不管是看书、看视频还是做题,一定要静下心,有求知欲。

法规科目

1.这门科目概念性很强,几乎都是要求记忆的东西,凡是单纯的背住是远远不够的,必须做到重在理解,在做题的时候对错误的题目一定要查看解析,分析自己理解偏差的原因,避免再犯同类错误。在看书时,尽量在书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重点,方便以后快速查看。

2.对法规的复习,其实不管怎么看书,看多少遍都不是最重要的,一定要将近5-8年的真题研究透彻,理解每个选择题的选项为什么正确,为什么错误。

施工管理

1.对于概念性的东西,方法同法规,多看多记忆多整理。

2.管理中对于计算题重在理解和做题。如第二章的网络计划图,合同管理章节的进度款计算等。网络计划在大学课程里都学习过,也是每年建造师考试的重点,一定要理解做题才不会出错。

3.管理课本按照“三控三管一协调”(质量控制、进度控制、成本控制,合同管理、信息管理、安全管理,组织协调)进行编制的,考试重点在进度控制、成本管理、质量、安全管理,如果你是学本专业的,我相信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, 通过历年的真题训练,通过这门课的概率是非常非常大的。

建筑实务

1.实务是大家都最为关心的,所以这里我做详细介绍,众所周知,实务共分为三章,第一章为技术部分,第二章为管理部分,第三章为规范部分。建筑实务的案例考点几乎集中于第二章。考试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进度、质量、安全、合同、综合管理方面为主线进行出题的。

2.复习时,先完整的看一遍精讲课程,然后做做近五年的真题,了解下考试的情况和难度,当然真题解析各个老师都会在培训课程中解析的,你要做的就是自己去体验,去书写,一定要写,写,写出来。。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

3.然后看一遍习题班课程,在真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复习知识点。

4.最关键的一步。在有了前面的基础后,剩下要做的就是背书了。第一章主要为选择题考点,且很多技术方面的知识,重点是理解,背诵方面主要把混凝土、钢筋相关的内容背住。第二章主要是案例考点,进度控制(横道图、双代号网络图作为必考内容)这里肯定是要理解了;质量管理、安全管理方面重点是记忆、背诵,老师在授课时,会将重点列出来的,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行了;合同管理方面是我的本行,这里我基本上看一遍就懂了,这里的考题需要注意的是书写规范,以免扣分;综合管理只要是现场的布置、消防等内容,这一块也是考试的重点,需要背住。第三章主要是规范,以选择题为主,案例题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会在这里出题,老师会给你详细讲解的。

5.考前模拟题看一看。并不是说资料有多准,而是要在一切准备就绪后,回过头看看整本书的重点是什么,会考什么。通过模拟考试主要是调节你应对考试的状态和提前进入考试状态,避免突然考试不适应而发挥失常,这样就很不划算了,所以要做到有备无患。

实务客观题答题技巧:

1.先易后难,不会做的先跳过,有时间了回来再思考;

2.单选题用排除法,首先去掉你认为错误的选项,然后再筛选剩余选项,如

果在两个选项间徘徊,凭第一感觉选。

3.对于多选题,很有技巧,答对一个得0.5分,答错或多选不得分,所以你如果确认了有两个及以上选项正确而其他犹豫不定了,就一定不要再选了,拿既定的一分去博未知的半分或一分不划算甚至会得0分,如果你只确定一个答案,其他有几个拿不定注意,可以尝试再选一个,因为只选一个答对了也就是0.5分,在选一个有可能得两分。

4.案例题一定要按规范书写,问什么答什么,切勿答非所问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会告诉你的。

总而言之,二级建造师考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,只要用对方法,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备考策略,并鉴定信息努力备考,相信成功通过考试不是什么难题。

以上就是关于“二级建造师应该怎么复习”的全部内容,希望能帮到您!


免责声明:本网刊载此文,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kangmeiyishou@163.com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


本站访客:6527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