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  • 登录

注册账号 |  忘记密码

微信账号登录
有故事的男人都很孤独

有故事的男人都很孤独(图1)

牛顿,英国伟大的科学家

有人说,因为有了牛顿,全世界所有的独身者,都将不再孤单。和克林顿一样,他们都是父亲的遗腹子,他的出生,毫不夸张地说,改变了整个世界。

不要再说上帝砸他的苹果了,还有他煮熟的手表,以及给大小猫各开一洞的美谈,反正历史总是越传越悬乎,只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是:他是现代力学的奠基人,万有引力的发现者,分析过白色光的组成,与莱布尼兹同步发现了微积分。牛顿的一生,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纪录,他孤独的走完伟大的一生,晚年在宗教中寻找慰藉,1727年3月,他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寺大教堂。

1、端坐庵内耐寂寞

话说施耐庵原来不叫这个名字,他原名施子安。施子安小时候家里穷,上不起学,但他热爱读书,不仅每天去私塾偷听,还经常向邻居借书,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小说家。

但是他耐不住寂寞,屁股坐不热板凳三分钟,他写《水浒传》的时候,经常写着写着就不愿写了。他的一个朋友听说了,于是跑过来告诉他,他隔壁住着一个念经的和尚,和尚端坐庵内三十年,居然把木鱼敲出了一个坑。

施耐庵深受感染,于是把‘耐庵’两个字贴在墙上告诫自己,后来干脆就改名叫施耐庵。最后,他终于耐住寂寞,写出了流传千古的《水浒传》。

2、居里夫人提炼出“镭”

居里夫妇将工作日延长成了工作月,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,两年变成了三年,三年变成了四年。在这漫长的岁月中,夫妻俩每天都干着同样的活儿,做着同样的事儿,但他们却从未感到枯燥,他们始终耐得住寂寞,他们从不放弃。

1902年,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,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(一分克)氯化镭RaCl2,测得镭原子量为225,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26。

?

3、莫泊桑的寂寞人生

莫泊桑师从福楼拜,在十年时间里刻苦练笔,写成了一篇一篇文章,但是全部扔了没有拿出去发表一篇作品,一直到写成短篇小说《羊脂球》,作品一发表即震动法国文坛。

成名后的作家还能沉寂下来刻苦写作,所以一生著作十分丰厚,被誉为十九世纪法国“短篇小说之王”、一个“卓越超群、完美无缺的文学巨匠”。

4、坚守“寂寞”的两位寿者符号

不知道长期居于同一城市的孙犁、马三立,生前可有过交往交流,笔者发现这一从文一从艺、一主“雅”一主“俗”的两位大师,竟有着那么多的相似之处!

二位都是生命的寿者。行年九十,按《左传》“中寿百岁”的标准,都是接近“中寿”的中国文坛艺届的两位耆宿。

二位也是创作的寿者。创作生命力如此旺盛!孙犁最后20年,以每两年一本的频率连续出了10本书。从《荷花淀》到《曲终集》,70年的文学长旅,将数百万字的作品留在了这个世界。

马三立直到88岁才告别演出,80载的相声生涯,数百个耐人品味的段子有口皆碑,马大哈、开会迷,早步入了辞书……

二位的作品都不好趋时赶热。笔下嘴上,不约而同地远离“大喊大叫”,拒绝提高嗓门。题材都不那么“重”,旋律也不那么“主”。即使如《荷花淀》、《铁木前传》,也是武戏文唱,举“重”若“轻”。

而马三立,装的全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、市井视角的众生相。与今日那种大赞农民如何坐宝马、使笔记本电脑、反穿裘皮大衣、卧室里两部等离子电视机的“假大空”相声,真是云泥之隔!

二老都钟情于恬淡平和的风格。“荷花淀派”的倡导,“文哏”“冷幽默”的一贯,特立独行,独树一帜。贾平凹说:孙犁的文章好到你不觉它是文章,难寻技巧。读他的文章,如读书帖般舒服,也想见其书家的自在。

而愈到后来,则愈显其简淡超逸老到,臻于“大味必淡”,“大道低回”的炉火纯青。马三立则专以“我”为嘲笑对象,让你大笑之后也跟着自嘲,嘲笑的正是人性的弱点。他以特有的“唠叨劲儿”,使劲儿地将腮帮子往里嘬,声平气和耳语聊天式地“逗你玩”。

从不高台教化,不恩赐、强加笑声。哀而不怨,俗不伤雅,婉而多讽,乐而不淫。传统在他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与提升。

5、刘国江建天桥

离开了家人的反对,离开了令他感到温暖的人家,离开了他曾经的故土。半个世纪的寂寞,他的老伴为她凿出了一条爱的天梯,刘国江用他的执着诠释了对爱的忠贞不渝。谁都会寂寞,谁都不曾逃出孤单的时刻,就想甜蜜不是爱情的唯一标尺。

刘国江用他有力的双手,充满爱的心,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这6000阶的天梯,一直通往他们爱的天堂,夕阳西下,峭壁上倒映这老汉孤单的背影,不管刮风,无论严寒,都不会阻挡他的进程。

花开花败,他的影子斑驳了峭壁,他享受这孤单,与孤单作伴,他依旧坚持着,执着的爱使他不顾一切的凿着,他的青丝变成了白发,岁月留下的沧桑就想肆意流过的泪痕依然清晰可见。

这条天梯见证他们的爱情,当太阳收尽无限光芒之际,疑惑太阳布散烈烈朝晖之时,老汉依旧在峭壁上执着,与寂寞为伴。

以上就是关于“有故事的男人都很孤独”的全部内容,希望能帮到您!


免责声明:本网刊载此文,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kangmeiyishou@163.com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


本站访客:1656640